發布會現場
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波主持會議
省政府副秘書長王純出席新聞發布會并講話 省水利廳廳長潘軍峰介紹山西大水網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發改委總工程師王野彬出席新聞發布會 省財政廳副廳長張韜出席新聞發布會 4月8日上午,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波主持召開了山西大水網建設新聞發布會。省政府副秘書長王純出席新聞發布會并講話,省水利廳廳長潘軍峰介紹山西大水網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省發改委總工程師王野彬、省財政廳副廳長張韜出席了新聞發布會。省水利廳領導奧雨迎、裴群、解放慶和多家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本信息和圖片轉載自山西水利網
王純副秘書長在講話中指出,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山西省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省情實際,提出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十二五”期間,山西省水利改革發展要以“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的大水網為主線,力爭到2015年實現農業人口人均一畝水澆地、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年新增溝壩地及水平梯田10萬畝、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體系全覆蓋、全省萬元GDP用水量降到53立方米以下,地下水位實現止降回升等目標。
省水利廳廳長潘峰在發言中說,隨著35項應急水源工程相繼建成并投入運行,我省面臨的主要水問題將由攔蓄不足轉為水資源配置能力問題。也就是如何把費很大勁蓄起來、攔起來、提上來的地表水及黃河水送到最缺水的地方。大水網解決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也是解決經濟社會發達區域用水需求較大、水量少和山區用水少、水量大這一矛盾的手段。發言人介紹,大水網建設以縱貫我省南北的黃河北干流和汾河兩條天然河道為主線,以建設覆蓋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經濟中心區的十大骨干供水體系(十橫)為骨架,并通過連通工程建設,將黃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這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庫相連通,形成山西大水網。
據介紹,“兩縱”中的第一縱是指黃河北干流線,全長965公里,作為向境內供水的主要水源地;第二縱是指汾河—涑水河線,全長815公里縱貫我省南北腹部地帶。“十橫”主要是十大骨干供水體系,通過兩縱相連接。其中有5橫是從黃河取水,另外5橫是利用已調蓄的境內地表水。十大骨干供水體系主要包括76項工程,規劃總投資約300億元,供水區總面積7.66萬平方公里,受益人口2400萬。“十二五”期間建設的五大工程包括東山供水、吳家莊水庫及漳河引水、呂梁(磧口)引黃、黃河小浪底調水、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及供水工程。